《学爸》:该给现实题材电影去去火了
《学爸》:该给现实题材电影去去火了
周末看了新上映的片子《学爸》——大概是我观影之前已经调低了预期,所以看完后觉得影片比我预想的要好一点。
(资料图片)
作为又一部展示和贩卖现实焦虑的电影,《学爸》在内容呈现方面很到位,至少情景类型和人设标签都足够丰富、典型,对有相关经历的观众来说是有情绪价值的,但也仅此而已了。
相比起调侃这又是一部“精准有余,精彩不足”的片子,我更想说的是目前国产现实题材电影对于“以小窥大、以大背书”的套路,已经形成了严重的路径依赖,以至于都出现了像《学爸》这样最后依靠自我麻痹蒙混过关的作品……
无论如何,这都足够我写一篇长文了。
【友情提示:下文会有剧透。】
先说说《学爸》拍得好的地方:完整,准确,丰满,直击教育痛点又不胡乱妖魔化痛点。
影片有一条清晰的主线:雷大力为了儿子雷小米,先后经历了“争”公办小学招生、“卷”民办小学特招、“拼”贵族小学面试三重劫难,最后回归自我。
除了磨砺重重的主角父子外,影片还加入了三组不同情况的配角家庭,分别是:不顾实际为儿子箭箭抢招生名额的火哥火姐,而后回到现实,家庭美满;不择手段逼女儿“妹妹”优秀的刘真真,赢得成果却输了亲情;阶段性成功让儿子卢卡斯拔尖、自己也混上圈子的高亚琳,未来未知。
《学爸》尽量以多角度、多层面、全景式展现了教育内卷的人间百态,没有用批判或粉饰的滤镜去扭曲现实,这是一种超越题材本身“焦虑”属性的沉稳。
而且,影片不避讳造成这些现象的根源,即跨越阶层的祈盼/野望,这种拼尽全力只为孩子的孤注一掷,构成了《学爸》能够触动人的基础。
有人说,影片为了凸显自己的故事逻辑,而牺牲掉了起码的人物逻辑,比如雷大力本来是个不太讲究的普通父亲,后面却成了一个只求孩子能上好学校的疯魔家长。
对于这点,作为一个孩子同样处在幼升小阶段的家长,我倒是觉得,缺乏逻辑恰恰是一种正常现象,因为现实里类似情况比比皆是。
其实电影开头的一个镜头已经说明了一切:雷大力自认为靠托关系搞到了招生名额,于是花钱雇人替自己排队,在小学招生当天早上买了份早餐,悠哉悠哉地往学校走,结果学校通知名额没了,所有家长都开始往前跑,被撞得七荤八素的雷大力最后也跑了上去……
这就是许多鸡娃家长内在逻辑的具象化体现:被大环境、被身边人裹挟着往前跑。
雷大力一开始找关系、拼户口、买学区房去抢一个招生资格,除了随大流外,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避免岳父以“优质教育”为名把儿子带去上海——可一旦陷入了那种群体狂热,就难以自拔了。
因为很少有人能在孩子教育上做到真正超脱,你总能看到比自己更卷、更拼命的家长,“军备竞赛”开启之后,往往就停不下来了。
所以,我们看到了人设上本末倒置的雷大力,在“压力来源”岳父已去世的情况下,依然渴望求小姨子把小米送进贵族学校,还因此自厌自弃。
殊不知,出身书香门第的妻子当年会看上雷大力,本就是因为他的开朗健谈而不是他世俗意义上的“优秀”,如此身不由己地蹩脚转变、舍本逐末,也是现实焦虑对人异化的心酸展现。
到这里,《学爸》的优点就差不多说完了,它终归是一部精准有余、精彩不足的电影,一切以结论和效果为先,却忽略了故事的节奏连贯性和细节真实性。
比如最起码的一点就错了:一个临近幼儿园升小学的孩子(家庭),根本没时间、没空间从头开始把公办小学资格认证、民办小学特长生考核、跨省异地小学招生三条路都完整走一遍。
《学爸》里有着太多的符号、标签、示例,唯独少了点“人味儿”,这倒是与它内容上的气质异曲同工了,不得不说是一种讽刺和遗憾。
另外我想提一点自己的“私心”——影片里最戳我的角色是小女生“妹妹”,父母离婚后,她是在妈妈的压迫下成为一个“好学生”的,但她只想回到爸爸的身边生活。
这个着墨不多的角色,很符合我对现行功利教育环境下某一类孩子的印象:成绩优秀,多才多艺,大概率活得不开心,还十分理性、凉薄,即便明白父母是为了自己好,也不会有多少感激之情。
当对稀缺资源追求和对学生考核要求“走火入魔”时,就等于是变相在默许孩子弄虚作假或薄情寡性,尽管这话肯定不绝对,可相对而言,确实是这类早熟、实际的孩子更容易出头。
最早一批这样成长起来的孩子,如今已长大成人进入社会了,他们几乎都选择了斩断焦虑循环,至少不会再带孩子过一遍相似的生活了,因为他们明白这种生活的结果和代价。
《学爸》基本上都是从成年人角度出发,没能加入更多这一类孩子的视角,这不是它的问题,但我希望未来能有更新锐、更平等的关注。
最后,就要说《学爸》最大的缺陷了:强行给了故事一个无法自圆其说的收尾。
雷大力接受现实,带着儿子回了老家,雷小米和箭箭都上了普通小学,结果他们反而看上去变“优秀”了,再搭配上几句教育减负政策调整的话,就给了观众一种诡异的暗示……好像,问题已经解决了。
可我们都很清楚,现实中问题并没有解决,甚至还因为一些治标不治本的努力,让问题变得更加难解了。
《学爸》的结局,不如展示一番雷小米他们普通且快乐的生活,这样还能阐释自我和解的意义——现在这个自欺欺人的结尾,说好听点是刻舟求剑,缘木求鱼,说难听点,那就是睁眼说瞎话,画虎不成反类犬。
我发现,自从《我不是药神》大获成功后,国产现实题材电影愈发喜欢模仿其套路了,无论片子前面拍得如何,最后都得加个大背景大数据来“上价值”,最近几部影片无一例外全是这样。
如此风气下,终于出现了《学爸》这样一部为了唱高调而否定自身故事主题的影片,“负面典型”没跑了。
这也提醒大家,是该为“议题先行”的现实题材电影降降温了,否则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荒腔走板的作品。
关键词: